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交流电压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交流电压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8-01      阅读:58
交流电压表的工作原理核心是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可测量的直流信号或直接利用交流电的特性进行测量,最终通过指针偏转或数字显示反映电压数值。其关键在于解决交流电的“瞬时值变化”问题——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无法直接用直流电表测量,因此需要通过特定电路处理,将其转化为与有效值(或平均值)对应的稳定信号。
 
整流式交流电压表:先整流,再测直流
 
这是最常见的交流电压表类型,尤其在指针式仪表中广泛应用,核心是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
 
半波整流: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只让交流电的正半周(或负半周)通过。例如,正半周时二极管导通,电流流过表头;负半周时二极管截止,表头无电流。表头实际测量的是半波整流后的平均值,再通过刻度换算为交流电的有效值(正弦波的有效值与平均值存在固定比例:有效值=平均值×1.11)。
 
全波整流:通过桥式整流电路(4个二极管组成),将交流电的正、负半周都转化为同一方向的直流电,使表头在整个周期内都有电流通过。相比半波整流,全波整流的输出更稳定,测量精度更高,同样需通过刻度转换显示有效值。
 
电磁系或电动系仪表:直接利用交流电的磁场效应
 
这类仪表无需整流,可直接测量交流电,其原理基于交流电产生的磁场对可动部件的作用力。
 
电磁系电压表:内部有固定线圈和可动铁片。当交流电通过固定线圈时,产生交变磁场,可动铁片被磁化,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偏转。由于交流电的磁场方向随电流方向变化,但铁片的磁化方向也同步变化,因此偏转方向保持不变。指针偏转角度与交流电的有效值平方成正比,从而通过刻度指示电压值。
 
电动系电压表:由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组成,两者串联后接入被测电路。交流电通过线圈时,产生交变磁场,两线圈间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由电流方向决定)驱动可动线圈偏转。由于交流电的电流方向同步变化,作用力方向不变,偏转角度与电压有效值的平方相关,经校准后可直接显示有效值。
 
数字式交流电压表:通过数字化处理测量
 
数字表的工作原理更复杂,核心是将模拟交流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整流与滤波:先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为脉动直流电,再经滤波电路平滑为稳定的直流信号(反映交流电的平均值或有效值)。
 
A/D转换:利用模数转换器(ADC)将直流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个过程会对信号进行采样、量化。
 
计算与显示: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如根据波形特性换算为有效值),最终通过显示屏输出电压数值。数字表精度高,还可通过算法补偿不同波形(如非正弦波)的测量误差。
 
关键:以“有效值”为核心的测量逻辑
 
无论哪种类型,交流电压表的最终显示值通常是交流电的有效值(正弦波的有效值等于其峰值除以√2),因为有效值能真实反映交流电的做功能力(如电功率计算)。例如,我们常说的“220V市电”,指的就是其有效值,对应的峰值约为311V。
 
总结来说,交流电压表的本质是通过整流、电磁作用或数字化处理,将变化的交流电转化为可稳定测量的信号,最终以有效值形式呈现,实现对交流电压的精准量化。
电话 询价

产品目录